博士后有公派吗?
1. 什么是“公派”,为什么会有“公派”? “公派”简单说就是国家出资选派。原因嘛,当然是因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还存在着相对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所以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推进区域发展平衡。在硕士、博士招生中实施了“2+3”政策(即原则上所有院校都实行2年课程学习+3年博士生培养模式),在博士毕业后也实施了所谓“延拨”政策(如部分学校对于在职博士毕业生延期毕业且不给予学位的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考察,考察期满经学校审核同意后可办理留级和延期毕业手续,延长学习期限一般不超过6年;研究生毕业后,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学历、学位认可情况调查反映较好,因此对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那么博士后呢? 博士后制度是本的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建立博士后制度的目的在于为特殊需要的科学研究提供充足的人才保证。因为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往往有相当一部分人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在站期间能够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甚至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为此,建立博士后制度就可以使这些人才得到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并为国家继续输送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因此可以说,“公派”博士后是为了区域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通过财政拨款方式选拔一定数量的人员开展研究工作而设立的。
2. 谁可以申请“公派”博士后? 这个问题提得好!“公派”博士后不是谁都可以申请的。根据《关于做好2017年度博士后人才评估工作的通知》(国人厅发〔2017〕18号 )规定,申请“公派”博后的申请人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无违法犯罪记录; 2. 在站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符合国家对博士后工作的规划要求,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3. 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能够在站所负责课题组的重要科研任务,并且能够独立完成相关工作; 4. 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且身体健康。 对特殊人才特别是国家级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可不受上述条件限制。“公派”博士后并不是人人都可以申请的!
3. 如何申请“公派”博士后? 申请“公派”博士后必须按照规定程序提出申请。具体申报办法请查看相应的人社部文件规定。以教育部所属单位为申请单位者,需准备以下材料:
①《博士后研究人员申请书》(一式三份);
②两份专家推荐书;
③身份证、学位证书及复印件;
④两名正高级职称专家的推荐信(原件);
⑤两篇以上代表著作原件和复印件;
⑥已获得的博士学位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
⑦进站通知书。 为确保申报质量,申报材料须由所在单位认真审核,并对材料真实性负责,签字盖章,提交纸质文件和电子文档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