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管理硕士本科区别?
首先,我并不认为这两个专业有太大的区别; 两个专业的培养方向都是围绕航空运输生产过程设立的。 民航机场管理包含的内容更加广泛,其研究对象是覆盖飞机运行全过程的机场和航务相关管理。从立项、建设到运营、发展,从硬件设施(跑道、塔台)到软件系统(空管、安保)都有涉及;而民航运输管理则更专注民用航空器(客机、货运机)从出厂至交付用户的全生命周期,主要研究航空运输市场、经营决策、航线航班规划、机组安排、运行指挥、风险防范等方面内容。
不过,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不同的院校会根据自身条件确定本硕不同的研究方向。有的学校会设置以培养机场运行为主的“机场管理”方向,偏重地面设备(航站楼、行李系统、安全保卫等)的运行与管理;也有的学校设立以运输飞行为主、涵盖机场部分内容的“民航运输管理”方向,着重于客货机的调度与运作、航线网络规划、成本核算等与运输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无论是机场管理还是民航运输管理,都有一个共同的学科基础——航空运输基础知识。如:航空承运人(航空公司)的经营流程、国内外主要航空公司的组织架构及主要业务部门职责;航空器分类、飞行器环境要求、飞行装备配备及操作程序;空域、航道、导航设施以及相关的保障系统;气象学在航空运输中的作用以及危险品运输中的相关规定等。这些基础课程内容在两个专业学习阶段都需要学习。 不同之处在于后续的专业课程。
以中国民航大学为例 机场管理本科专业需要学习:机场工程(含航站楼建筑学、结构设计与施工)、通用航空、航空运输市场营销、航空物流学、航空保险与理赔、机场安全管理、飞机维修基本知识、民航法规等等。
民航运输管理本科专业需要学习:飞行原理与飞行性能、民航客机、民航客舱与服务、民航运输市场营销、航空商务、航空财务管理、国际货运代理、空中交通管理基础、飞行参数解读分析等等。 当然,由于院校的不同,课程设置有所差异,但总体而言差别不大,两门专业均开设以上所列大部分课程,只是开设的深浅程度有所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