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盈利项目有哪些?
非营利组织(NGO)是指那些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组织,它包括三类机构: 这类组织的目的是维护和增进社会福利、公共利益的团体;它们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政府支持或捐赠。 我国对非营利性组织的定义是有一定范围限制的,即只能限于公益性、非营利性民间组织,不包括宗教性组织和商业性的社团。
目前,在我国境内的非营利性组织的类型主要包括: (1)从事公益事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机构。如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医院、图书馆等; (2)从事公益活动的社会团体。它们是以促进某种社会利益为目标而成立的,例如环境保护团体的活动就可能包括教育公民环保意识,开展环境保护宣传等活动; (3)基金会。它们是筹集、管理和使用基金,以资助或开展公益事业的非营利性组织机构。
判断一个社团是否是NGO的关键不在于它是否为公众谋取利益(这涉及利益分配问题,而NGO的宗旨就在于避免利益分配),而在于它成立的目的。如果一个社团是为了满足人们某一方面的需要,解决社会中某一问题而产生的,那么它就符合NGO的定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社会公益组织都可以看作NGO。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社团都能同时满足NGO的所有条件。一些社团可能缺乏独立性,不能做到真正代表公共利益;也有一些社团可能不具备非政府性质,而是在政府的直接指导下进行工作等等。这些都不妨碍它们作为NGO的作用,因为从社会效应上看,这些社团的活动总能带来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