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母语是什么?
在新加坡,官方语言是英文和中文(华语);
正式文件、新闻等必须是英文原文;而普通市民的公文、身份证、护照等上是拼音。 由于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早期的新加坡人用马来文、泰米尔文或梵文书写;近代则多使用马来文。1974年政府制定了“华语政策”,要求在学校里教一种“新式华语”,以普通话为基准,兼顾南方方言,并使用简体汉字。
目前,新加坡的中小学普遍推行华文教学,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华文,到高二华文成为必修科目,高三通过华文考试才能毕业。不过,近年来随着华族人口的衰退和英语的广泛使用,华文的地位逐渐下降。 新加坡在2006 年起全面实行 “通用语文” 政策,要求所有政府部门以及公民在使用文字时,尽量使用英文,除非涉及中国文化或是宗教的文书需要使用华文或在特定情况需要使用马来文或泰米尔文。现在的新加坡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的文字多用英汉双语编写,而官方文件多用英语编写。
当然,在新加坡依然保留了许多中国传统,比如汉语拼音、汉字和部分繁体中文;
华语仍属官方语言之一,学校里也开设华文课;寺庙里供着菩萨,孩子们过农历新年时也会放鞭炮;
每年农历春节,政府都会在牛车水举行花车游行,庆祝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