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还需要上课吗?
需要,而且是大量的课程! 我现在每周至少上10个班,多的有14、15个班级,当然这是包括实验课程的。除了周末,每天基本上都有课,有的实验室周一到周五都要干活,当然这些课程和科研工作都不是我主动选择的,是学院分配的,具体选哪个由我的导师决定(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是我自主选课)。 虽然每门课程授课内容并不多,一般两个学期就能修完,但是每节课都耗时很长,加上答疑时间大概3个小时左右。因为要讲清楚每个知识点是很费时间的,而且还要解决每个同学的问题。有些难理解的知识不仅要解释原理,还要通过编程实现出来或者做一定的物理原型来验证。所以讲课过程一点也不轻松。
作为博一的学生在第二学期就要开始准备论文了,一般在开学初就要确定方向并展开研究,然后在大三下或大四上写出论文初稿并小修改到大四下,最后定稿并在毕业后发表。由于我们学校的毕业要求是发表文章才能拿到学位,因此不管是否愿意,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完成这篇论文。虽然每个人的研究方向可能不同,选题目标也不相同,但是最终结果却必须达到相同的标准。 在写文章的同时还要抽出时间进行实验,我的很多文献中涉及到的方法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因此需要改进或重新编写代码来实现,这个过程既枯燥又花费时间,经常看到凌晨。 但是无论多忙,该上的课还是要上的。如果没时间听课,就一定要抽时间看教材和资料。因为如果不听老师讲课就去自学的话,很可能产生疑惑,这样会导致以后听讲的时候跟不上。当然,如果听了老师的课后还有疑问,可以趁这个机会向老师请教。
我周围的同学大都是硕士入学就直博的,没有经历过硕博连读的过程,因此他们很羡慕我有三年的课程不用听(因为博士的课很多都是导师指定必选课,没办法选择,而且难度较大,大多数学完也不一定能理解)只要做实验写paper就可以。但我反而觉得本科至博士一贯下来的课程学习比直接读博再学三年课程要难得多,虽然节省了三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