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国内与国外区别吗?
国内读研,你只能读一个专业;而国外可以跨专业读硕士! 比如你本科是学英语的,你想读个心理学硕士。那么你可以申请英国、香港、新加坡等很多地区的学校,他们一般都会给你发Offer。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大部分国家的院校对跨专业的学生的审查是比较严格的,会在你的材料里着重审核你是不是真正适合念这个硕士学位。所以如果是跨专业的话,一定要准备好相关材料,证明你是真的符合该专业的就读要求。 另外就是学习模式的不同。国内绝大部分研究生都是应试教育,你只有考了这个分数,你这个排名的学校才会录取你。而国外有很多大学采取的是择优录取的原则,他们的招生名额是有额度限制的,因此你即便考上了,也不代表你就能拿到offer。
此外在课程设置上,国外的研究型硕士可能更适合理工科的学生,因为它需要你有一定的科研能力,需要写论文发表意见,这种教学方式更偏重于“培养”学生做学术的能力。 而文科类硕士,一般都不属于研究型,它更注重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里面会有更多实践性的内容。当然也会有研究和写论文的内容,但是比重没那么高。 最后是毕业难度的问题,这个问题取决于你所选择的院校和专业。一般情况下,文科类的研究生比理工科的研究生好毕业一点,至于具体能不能顺利拿到学位,还得看你所选择的专业和所选的院校。
研究生主要是相对本科教育而言的,本科教育又被叫做第一阶段,研究生又叫做第二阶段,所以研究生教育在各个国家都是存在的。当然了,不同国家有不同国家的教育体制,研究生的具体就读方式和时间长短又会因为国家的不同而不同。
美国:是研究生教育大国,有2600多所院校开设了研究生课程。在美国,学生在大学本科毕业后,先攻读一年制的master,学制一到两年,如果决定继续攻读,便开始攻读doctor,两到三年,最短也需要三年才能完成,有些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硕士(master学位)有职业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两种。一般来讲master学位是doctor学位的过渡。但职业型硕士,毕业后可以直接就业。职业型master学制只有一年,分为三个学期,一般从秋季开始,第二年的夏季便结束。
由于美国的博士生待遇普遍要优于硕士生,所以学生在攻读博士时,一般不需要硕士文凭做跳板。在就读博士时,学校有时会根据学生掌握的实际知识水平给予免修等同于以前攻读过的学分,并直接认可该部分学分。但没有实际学习过该部分课程的学生,则要从零开始。
通常在博士研究生(doctor)的第一个学期要完成所有相关课程的学习。在学习两年后要参加综合考试,在第三个学期要完成论文开题。在通过了论文答辩之后,便可以拿到博士学位。
英国:学生在大学拿到bachelor学位以后,若决定攻读硕土课程,可选择postgraduatebachelor或master。前者是在所学专业之外再攻读一个新专业,时间短,没有研究,只有课程,适合转专业的考生就读。如在攻读跟原来第一学位相同的专业,一般为researchmaster,学分制管理,由授课(courswork)、实习和社会调查等不同单位组成。学生在获得researchmaster之后。可以直接攻读phd。
法国:学生在拿到licence文凭(相当于国内大三的水平)后,可选择直接就业或攻读一个maistere文凭(属于职业训练的学士课程),之后再参加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的专门入学考试。被录取之后,就读博士前期(研究硕士)课程,该课程有两个方向选择:职业性方向和科学性方向。前者一般只有一年的学习期限,而后者的学习期限则为两年。在攻读博士前期学位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的导师必须是该专业的教授,只有教授才有资格带研究生攻读博士。在博士前期课程结束后,可以同时拿到masterdiplome和agregation文凭。拿到上述文凭后,可以参加不同学校和专业的博士入学考试。进入该程序之后则攻读专精博士课程,学制三到五年。
德国:学生拿到bachelor以后有三个选择途径:1、直接就业;2、在所读大学攻读master;3、在其他大学攻读master。硕士(master)阶段属于专业训练阶段,学制两年。学生在拿到master文凭以后,可以攻读doctor学位。在德国,博士生的指导老师必须是正教授。博士生学位一般需要三到五年或更长的学习时间,而德国的博士生70%都是在职攻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