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回归之前与回归之初,许多西方学者和政客从意识形态出发,贬低甚至否定香港的科技水平,但是从总体来看,香港科技的发展并不像他们所说的那么糟。1995年,西方学者基勒尔·艾伯斯维格(Gerhard Ehrswiag)、弗兰茨·赫尔德(Franz Helmert)和沃尔夫·鲁普雷希特(Wolf Lutrepacht)在《科技与社会》(Science & Society)杂志上合著了一篇题为《香港的科技发展》("Technology in Hong Kong")的长文,系统分析了19世纪中期以来香港科技发展的历史沿革,尤其关注科技与香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港英政府的科技管理机制。他们认为香港的科技“高度发达”(highly developed),尽管这种发展主要集中于应用科学应用科学方面,而非基础科学研究方面;香港科技的发展既受到中国传统科技发展的影响,也受到英国和美国等世界科技重心的支配,其发展路径既不同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模式,也与典型的亚洲“四小龙”模式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