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国在中国的留学生多?
以我多年在复旦大学招收外国留学生的经历,以及和众多海外招生官的交往来看,中国学生留学选校时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就高不就低”,二是“就西不就中”。所谓“就高不就低”是指学生在选定国家或者地区的时候,总喜欢选择那些教育水平排名靠前的国家和地区,而忽视自己本身的条件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和项目匹配度的问题;“就西不就中”则是指学生们在选择国家或地区的时候,总偏爱西方国家,而相对忽视了亚洲其他国家及地区大学的招生情况。 以上两种现象都容易使得留学生群体出现“扎堆”的情况。举个简单的例子,每年申请复旦本科的国际学生里,大约70%来自亚洲,25%来自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其中,来自亚洲的学生当中,约有65%是中国大陆学生,33.3%是韩国学生。在录取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增加一个中国大陆的申请者,就意味着必须减少三个韩国申请者的名额才能保持总体录取人数不变。如此“僧多粥少”的局面,自然会导致一些申请者被“挤”出去。 那么,除了“就高不就低”和“就西不就中”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会使得留学生群体出现“扎堆”的状况呢?
1 信息的不对称 由于各个学校自身宣传的力度和渠道不同,再加上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缺乏必要的留学常识,导致信息的不对称,从而使一些学生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学校和项目。当然,信息的不对称不仅存在于留学院校的选择上,也发生在留学院校的迁移上——有不少同学到国外学习一段时间后,会因为各种情况而放弃原定的留学计划,改换其他学校的就读。这种情况也同样会造成“扎堆”的现象。
2 语言能力的限制 尽管现在绝大多数的院校都提供了语言课程,但是多数的学生还是要在正式入学之前先通过本校要求的语言考试(雅思、托福等)。部分同学因为本身语言能力不足,需要强化训练达到入学的标准;也有少数的同学因种种原因未能达到学校的语言要求,需要先读一段时间的预科。无论是强化培训还是预科阶段的学习,都需要额外付出时间和金钱的代价,甚至有可能导致失败的后果。很多语言不达标的同学宁愿选择“将就”,也就是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个语言能力要求稍低的项目,也不肯花时间和精力去刷分以提高语言的成绩。这也造成了“扎堆”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