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加权成绩是什么?
加权成绩就是按照课程的性质给你的考试成绩加权,加满一学期后,按加权后的成绩计算GPA(当然这之间还有模棱两可的东西需要和老师商量确定).一般一门课的学分是4-8分,也有个别课程是10分的. 每个学校对自己开设的课程的评分标准是有规定的,一般来说有五分制和十分制两种,其中五分制又包括五级制(A、B、C、D、E)和七级制(优、良、中、差)。大部分学校的打分规则是这样的:
比如一门叫《微积分》的课程,这门课的规定评分标准为“五(七)级评语+满分100分”。若学生期末考试获得“优秀”(或“优良”)的评价,则该门成绩的分数为100分;若获得“中等”评价,则为80分;若是“差”,则为60分。而百分制分数与对应等级的换算关系是由学校自己设定的,如某校规定75~100分为“优”,60~74分为“中”,59分及以下为“差”。同样的考试成绩在不同的学校可能会有不同的评分结果。
虽然学生们的试卷由任课老师批改并给出分数,但最后加权的GPA却是班主任或者教务老师的事。他们要根据各门课程的性质给学生的考试成绩打一个相应的加权系数,然后计算出GPA的大体情况。
例如,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学校都给计算机课程的考试成绩打了较大的加分,这是因为计算学科目考试难度大、要求高,要想得到高分实属不易。其他科目考到75分可能就能拿优了,可是计算机课程往往只能打到90分才能拿优。在加权时就要考虑给计算机额外加点分了。加权和的过程也是老师根据课程难度和要求给学生适度加分的过程。不过,如果某个学生有个别科目特别突出,那么老师会视情况额外增加这一门的分值,以反映该同学在该门科目上的真正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