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大学为啥都在小城市?
美国大学的所在地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沿海大城市(如纽约、波士顿);第二类是著名的大学城,比如爱荷华州的爱荷华城,密歇根州的安娜堡,堪萨斯州的劳伦斯;第三类就是楼主提到的“小城市”,当然这类城市可能也有不错的大学,但综合实力一般不如前面两类;最后就是像夏威夷那样人口稀少而学校又很多的岛屿。
为什么会出现四类不同的分布呢?这和美国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 第一类沿海大城市所在的州一般都是早期移民聚集的地方,比如纽约、新奥尔良和旧金山。这些地区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而且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因此吸引了大量的人口。
第二类著名的大学城所在州一般是美国西部大开发之后新兴的工业基地。以汽车工业为例,底特律在1920年到1970年间经历了飞速的发展,成为“汽车之城”,与之相应的,附近的安娜堡也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著名的大学城。
第三类“小城市”所在的州一般被称为“玉米带”(The Corn Belt),这里农业发达,然而缺乏吸引人的娱乐生活。这些州大多是中部和西部的内陆州,如怀俄明州、堪萨斯州和艾奥瓦州等。因为缺乏吸引人的都市景观与丰富的文化设施,所以这些内陆州虽然人口不少,但是能够吸引的优秀人才远远比不上东部和西部沿海地区。 所以,从大学所在地这个角度来说,美国其实是最没有“公平”这个词的概念的——你想要好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氛围,就得忍受贫穷和寂寞的生活;你想要繁华热闹,就得接受低下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糟糕的大学教育质量。 这也许就是一个“自由世界”该有的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