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校长是谁?
目前港大的行政长官是张翔教授,他是2014年才上任的。 那么之前的校长呢? 之前港大是没有校长的,由校务指导委员会代行校长的职责。而在90年代之前,校务指导委员会都是由教授组成的。
在1995年,港大首次从外部聘请一名非本地人士担任副校长(即现在的副校长(教务)),以协助管理。这位首任副校长便是后来出任过牛津大学校长的彼得·希伯尔教授。他在任期间推行的改革为港大以后的成功打好了基础。 我读博时(2006-2008),时任副校长的谢德辉教授 ,后来他又于2011年至23年任校长。
谢校长是港大工科杰出教授,在电子工程领域享有盛誉。他领导了包括光纤通讯、智能材料等许多重要领域的科研工作,并创建了多个系所。他推动的产学研合作也是港大一直引以为豪的地方,比如我们工程学院与科大共用的科学园校区,还有我们医学院与中大合作的深圳医院。
谢校长主政时期,还引入了学术休假制度,鼓励教职员参与学术活动和进修,这一举措被很多高校效仿。 接着的副校长(教务)是李卓楠教授,他在任期内推出了“优秀研究生奖学计划”,该项计划旨在奖励表现卓越的研究生,并资助他们参加海外学术交流活动。 随后出任校长的是吴校长(中文名武书连),他曾在多所大学任教或任职,并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在任内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扩大招生名额(尤其面向内地学生),以及将部分专业取消对学生的高考成绩要求,使成绩达不到目标院校的考生有机会进入港大学习。他还推动了本科教学评估,并在港大建立了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之后的副校长(教务)是张远浩教授,他在任内推出多项教育改革措施,如将原有的五学院制改为六学院制,以实现各院校部之间的平衡发展;成立创新及科技研究院,推动新学科的建设等等。 张远浩教授也来自内地,曾任武汉大学校长。
再之后的副校长(教务)是马仁智教授,他也是第一位担任港大这个级别职务的澳门学者。马教授任内继续推动校园建设,并扩大了奖学金的计划。他还参与了港府的升学辅导咨询工作。 接替马教授的副校长(教务)余明阳教授,是香港科技大学建校时期的创校院长之一,同时也是著名营销学家。余教授在营销、广告、公关等领域有着诸多建树,他的《市场营销学》教材也被众多学校选用。他任内推动的“全人教育”理念至今仍影响着港大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