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布朗大学本科毕业 专业是计算机科学和统计 本科毕业的时候,正赶上疫情,于是回国了 国内找的工作也还算满意 所以我以一个应届生的身份来回答一下这个疑问 在2021年春天,也就是大四上的时候,我在国内找到了一个数据开发的岗位,年薪22万+(税前) 当然我也没有错过美国的秋招,于是我一边准备笔试面试,
我是2015年在悉尼大学读的Master of Public Relations and Journalism(简称MPRJ),这个学位是由悉尼大学传媒与通讯学院提供的。这个专业共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一个是新闻(Journalism)。我读的是公共关系方向。
本科在UW上,是STAM major. 高中就修完两门微积分,大一学线性代数时轻松拿A+(虽然后来大二才发现自己其实不适合学数学。。。)。大三学物理的时候,由于之前数学基础较好,学相对论那节课完全听不懂的部分也很快弄懂,最后物理也拿了A+。
美国有将近4000多所公立和私立的高中,虽然中国学生和家长们可能听说过和了解到的美国学校并不多,但是在美国,学校的名气可一点也不影响他们给学生们发出的邀请。美国史密斯学院,她就在那里,静静地等着你来。说起女子精英学院,很多人都会想到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等这些美国顶尖的大学。
一、“时差”这个词容易误导人 很多人一提到时差,就自然而然地认为是指“国内时间比国外晚的时间”。其实不然!严格说来,时差(time zone)指的应该是“某个地点与其他地方的经度差距”。
从字面上理解,“别科”就是“别的学校”的意思;从功能上理解,它是作为“本学(本校)的补充”而存在的,因此也常被翻译为“预备校区”“研究生院”等,它和本部的关系犹如国内的“分校”和总校的关系一样——除了不能颁发本部的学位外,其它都和本部差不多。
我是16年申请的,当时是2月份还是3月份忘了,我是在大四的上半学期(也就是大五)的寒假申请的,在过年的时候拿到了offer,真的就是赶上了好运气的车~ 我本科是985/211学校,大三在伯克利交换了一年,大二和大三的成绩都比较理想(排名靠前的专业,比如经济啥的),GMAT 720+,托福102,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南北距离约5500公里(从最南的曾母暗沙到最北的漠河),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从最西的帕米尔高原到最东的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 中国国土东西相距5个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