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双语政策失败了吗?
作为在华人社会呆过,又在英语社会呆过的我(呆的时间都不算很长),对于双语政策还是有发言权的。 先给出结论吧,双语政策没有失败,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成功。 但这里面有个前提,就是你要区分“双语能力”和“英华语能力”这两个概念。 新加坡的“双语政策”要你掌握两种语:华文和英文;同时具备两个文化素养:中华文化和西方文明。 “双语”并不等同于“英华语”。 新加坡的“双语政策”核心在于使公民掌握两种语(中文和英文)来接轨两个主流文化(中华文化与西方文明)。 而“英华语”只是“双语”的一个子集,即会说英华语的人必然具备双语能力,但会说英华语的人并不必然具备双重文化素养。
以我在英国的生活经验来看,说英华语的人有很多,但大部分人的华语文水平就仅限于简单日常沟通。他们中的很多人华裔血统甚至比不上新加坡人,因为很多东南亚裔英国人(包括印度裔、马来裔等族群)是很反对自己小孩学习华文的,因为在他们的固有观念里,华文是穷人的语言。而这些人虽然能流利使用英华语沟通,但他们对中英文化的交融度远大于新加坡人,比如你看他们写的英文学术文章就知道,由于深受本国文化影响,他们用的词汇和句型都非常西化。
而有些从中国来的留学生,虽然英语很差,但因为他们有扎实华文基础,反而很容易融入英文化圈。 所以我说“双语政策”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它保证了所有公民都具有基本的双语能力(当然这种英语水平肯定远远不及本地出生的英国人),从而能够进行日常的沟通,并在这基础上逐渐培养和树立双文化素养。
而失败的方面也很明确,就是那些英文水平很高的新移民,因为其华文水平很难达到“正常交流”的水平,所以他们在逐步融入当地文化时势必会面临一些困境——这其实就是“双语能力”和“英华语能力(及相关的文化修养)”之间差距所带来的问题。这类人的存在无疑也是事实上的“双语政策”失败的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