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偏差值合理吗?
偏差值(バランス)是一种统计上的概念,它指的是在总体中每个个体受到的测量值(即分数)与平均值的离差数值,是反映客观事物分布状态的一种指标。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x代表个体受测者在某项特质上所得到的分数;μ代表这个群体在这项特质上的平均值;sd代表这项特质的标准差。
一个测试如果具有适当的信度和效度,那么这个测试的分数就等于被试者在某个方面的能力或水平。把被试者的分数与其所属群体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可以知道其在整体中的相对位置,进而作出评估。 将上述定义引入高考成绩和录取情况,那么考生的实际高考分数等于其所在中学教育水平的实际成绩;各省市区、各类型院校录取考生的成绩标准差,也就是考生相对于所在中学教育水平的偏离程度;各省市地区考生被各类型高校录取的人数占该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高考人数的比例,也就是考生在大学阶段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每个考生“大学入学能力”的偏差值了。
以数学为例,2015年河北省理工类数学试卷满分150分,全省平均分为69.38分;理科考生共有47931人达到本科线,占全省总考生人数的32.5%;而文科考生有51836人达到本科线,占全省总考生数的33.9% 。据此我们可以计算出本省理科考生数学能力的偏差值为: 同理,可以计算出文科考生数学能力的偏差值。
当然,对于每一位考生来说,其各个学科的偏差值计算结果都要相加才是他整个高考的偏差值,这一数字最能客观地反映这位考生高考能力的真实情况。 如果我们采用上面介绍的这种方法来测算各省份高考生升学能力的情况,则能得出一套新的分值——河北省150分,江苏省130分,江西省120分等 。不过,这些分数都是基于现有数据所做的近似计算,并不十分精确。使用这个方法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假定不同省份之间的试卷难度是有可比性的。这一点显然很难满足。因此这种计算方法就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误差。
以上只是对偏差值做了一个理论上的阐述,实际上要想真正运用这种方法来分析问题还存在着很多实际的困难。由于难以获得被试者个体在总体中的绝对位置,因而只能求取个体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然后借助统计学的方法来计算个体未定量属性量的价值。由于人的智力是个体心理特征的最一般表现形式,是无法直接观测到的,因而对智力测评结果的解释必须借助于统计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