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的博士好读吗?
本人,中科院-Utrecht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一篇(二区TOP) ,其他一作或共同一作发表SCI/EI等期刊若干(共9篇) ,申请国家专利1项。关于博士留学申请的更多经验可看我专栏介绍
在荷兰做博一的过程就是“准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开始写论文->论文初稿完成后修改定稿->答辩“这样一个过程;其中开题报告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决定你接下来能否顺利写作以及答辩。
因为每个系所对博士的要求和设置都不一样。我所在的系所是每6个月写一篇文献综述(40页A4单面打印)外加一个短一点的方案计划(15页A4单面打印)。在这期间需要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完成一个小的thesis proposal. 这个proposal的内容就是未来你要做的工作大致的方向,一般由3到6个topic组成,每个topic详细论述开展的方法、预期目标和可能的结果等等。每个topic由20页A4纸左右。
通过开题报告之后就可以正式写论文了。论文一般是先写introduction然后文章主体(methodology+results+discussion)最后有个conclusion. 虽然各个学校各个专业对论文的格式要求有所不同,但是总体结构大同小异。
我的导师给我设置了三个topic,分别为基于生物信息的基因功能预测、基于多源数据的异常值检测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肿瘤预后分析。第一个topic是我个人最喜欢也是最拿手的,因此introduction和讨论部分就写了较长的一篇,结果这部分的图比较多占用了很多的篇幅,导致结论部分只写了一小部分。
由于我的英文论文撰写练习主要集中在研究生时期(详见我之前发布的文章)所以虽然内容比较多,但是写作过程比较顺畅没有太多卡壳的地方。大概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初稿并交给导师。 随后就开始了漫长的改稿历程。。。
导师首先让我看了一些相同主题的文献,借鉴他们的研究结果进而完善我的模型以及结果展示。之后就是反复的讨论,导师和我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我文章的结果展示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最终定稿的时候还加入了她认为有价值但最初我没有考虑到的两个方面。总之改稿的过程是很累的,尤其是需要把以前的成果全盘推翻重新来做时那种挫败感会涌上心头。但是相信我,这是最精彩的一段经历。
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收到答辩的通知。此时与你的导师充分沟通协商做好准备是至关重要的。我的导师先让我自己做一些ppt展示(包括研究背景、理论框架、方法步骤、结果分析)然后再针对我的展示逐一提问。
提问的内容除了我对本文的贡献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下一步拟开展的工作以及我目前尚不清楚的回答等等。只要你的文献阅读和英语写作能力不错那么博士答辩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毕竟科研的本质就是要不断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