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如何套磁教授?
近日,一则新闻吸引了我:新西兰前总理海伦·基廷将要担任新加坡一所学院的新校监。我想与其说她是因厌倦了政坛争斗而选择到新加坡安享宁静的生活,倒不如说她是去寻觅能够发扬自己才华和热忱的地方。然而,让我疑惑的是,一个前总理,又何须“套磁”专家呢?稍作了解才知,海伦·基廷虽然以前是总理,但为人却十分低调。她希望能将更多时间花在学习和教学上,而且除了英国剑桥大学,她还将前往新加坡管理发展研究院(MSD)任校长。对于海伦先生的这一决定,英国剑桥大学学院随后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尊重她的决定,并称她将继续保持剑桥大学荣誉教授的身份。
无独有偶,早前在中国发生的“李开复跳槽谷歌”的事件也让“套磁”这个鲜为人知的词红遍大街小巷。曾经担任微软、谷歌等公司的首席独立科学家、现任百度公司首席执行官的李开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离开百度将去从事教育和创新领域的相关工作,但现阶段暂时不考虑创办新公司,而是希望先在美国知名高校担任教授。此前,李开复已从北京大学毕业,获得了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并且在谷歌、微软等公司担任过副总裁。按照李开复目前的学术地位,以及他在科技领域的影响力来说,即使他不做出任何工作成就,也能够一直享受科研成果带来的滚滚财源。然而,李开复并不满足于这种“纯被动收益”模式,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将学术研究和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从某种意义上说,李开复和海伦·基廷都算得上是“不务正业”。因为他们的光辉履历和地位,根本不会出现生活无着落的情况,但他们却选择了继续前进,凭借的是对科研和教育事业的热情,而这种热情的维持,则需要不断地为自己“补血”。因为他们知道,科研创新是一项十分艰苦又有一定风险的工作,需要不断巩固基础、不断地吸纳新思想、新的方法。而教育是更直接地面对人、面对社会的工作,需要更加广博的知识面、更加丰富的阅历以及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各种情况进行正确判定和评估的能力。所以,他们必须不断地学习,并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电”。而学校无疑就成了他们最佳的选择。
我想这种说法也同样适用于从事其他工作的人们。因为人的知识总会有尽头,而且当知识的尽头到来的时候,就会像李开复离开微软和谷歌时一样,人们会突然发现,这个曾经创造出多少财富的科技大师,如今却只能无所事事地待在家中。对于一位真正热爱自己工作的人来说,这种局面是无法忍受的。而大学正可以提供给他们这些工作者一个能够不断充实、不断进步的优良环境,为他们将来某一天能够创作出更多财富奠定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